首頁 > 通信 > 正文

      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我家從木屋搬到了高樓

      2018-08-06 16:46:25來源:中華時報網

      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在福州行醫多年的父親在鼓樓區水玉巷購置了一座大約一百平方米的舊式老木屋。那年我13歲,終于住進了屬于自家的房子

      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在福州行醫多年的父親在鼓樓區水玉巷購置了一座大約一百平方米的舊式老木屋。那年我13歲,終于住進了屬于自家的房子,結束了四處租房、搬家的日子。

      木頭房子,每年都會有火燒房的情況發生。我家的木屋也曾兩次險些被大火燒毀。第一次發生在1948年的冬天,水玉巷附近的道山路夜晚發生一起火災,燒毀木屋十多間。大火燒到我家的隔壁,與我家只有一板之隔,在消防隊大力搶救下我家才免遭毀滅。那年我14歲,從睡夢中驚醒后,趕緊抱住7歲的妹妹跑到離家一百多米的光祿坊河邊去躲避。這場大火,我家房子沒被燒毀,算是萬幸。第二次火燒房是發生在2005年的夏天,半夜時分,我家隔壁發生火災,幸好消防車快速趕來,沒有釀成大災,也保住了我居住近60年的老屋。伴隨著政府舊城改造的步伐,2006年老屋拆遷,我們告別了老屋,安置在晉安區的新建小區。

      說完祖屋,再來說說單位分配的房子。

      1979年,我從工作了近20年的南平調回故鄉福州,成為福州市總工會的一名干部。1982年,單位分配給我一套磚木結構的舊住房,二室一廚,沒有衛生間。雖然住房的條件不是那么理想,但總算解決了原先一家祖孫三代人都擠在水玉巷老房子里的問題。1990年,單位新蓋了一座六層大樓,我置換到一套八十多平方米的磚混結構的新房,有客廳、飯廳、廚房,還有衛生間。我的父母去世后,水玉巷的老屋就給我兩個孩子住,這套新房就是我們夫妻和小兒子一起住,基本上解決了我家住房擁擠的狀況。

      2009年,宿舍樓拆遷,我搬進了高樓。我寫了一副對聯,貼在了新家的門口。上聯:感黨恩住上新高樓,下聯:新生活全家樂開懷;橫批:喬遷之喜。這是我第三次分到住房。雖然退休了,但我家的住房條件卻越來越好了,這次的新房有了電梯!

      回想這60年來的光景,我家從住木屋到電梯高樓,幸福感難以言表。

      作者簡介:

      江心福,81歲,福州市總工會退休干部,福建省、福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華時報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